服務熱線
13430557816
一)振動模態分析概述
振動模態分析旨在識別系統的固有頻率、阻尼比和振型等動力學特性。IEPE(Integrated Electronics Piezo - Electric)振動傳感器由于其集成了前置放大器、低噪聲電纜等特性的集成電路,能方便準確地測量振動加速度信號,為振動模態分析提供關鍵的原始數據。
(二)硬件選擇
IEPE振動傳感器的選型
頻率范圍:根據被測對象可能的振動頻率,選擇合適頻率范圍的傳感器。例如,對于機械振動監測,一般選擇1 - 10 kHz頻率范圍的IEPE傳感器,730AM1-50寬頻微型三軸IEPE加速度傳感器 森瑟科技。
靈敏度:根據測量的動態范圍和精度要求確定。若測量微小振動,可選擇高靈敏度(如100 mV/g或更高)的傳感器;對于大振動幅值,應選擇稍低靈敏度(如10 mV/g)但量程更大(如±100 g)的傳感器。
安裝形式:根據被測物體的表面形狀和安裝條件,選擇磁座吸附、膠粘或螺栓安裝等方式適用的傳感器。
數據采集系統
電荷放大器(若傳感器為IEPE型,有時可省略此環節,但某些復雜系統可能仍需補充):若需要進一步提高信號質量或適配特殊采集設備,可選用合適的電荷放大器。確保放大器的低頻截止頻率和帶寬能滿足振動模態分析要求。
數據采集器:選擇具有足夠采樣頻率、分辨率和通道數的采集設備。一般對于模態分析,采樣頻率建議為被測信號頻率的5 - 10倍以上。分辨率可選擇16 - 24位,通道數根據實際測量點的數量確定。IN-3062網絡分布式云智慧采集儀特點:分布式,支持LAN或WIFI多臺級聯、具有AD、DA和Tacho通道、USB接口,可直接接上網設備或存儲設備、WIFI具有AP和STATION雙工作模式、數據
(三)傳感器的安裝
安裝位置的確定
基于有限元分析或前期初步測試結果,選擇結構上對模態響應有代表性的位置,例如結構的節點或反節點附近、梁的跨中或板的中心等位置。
避免安裝在應力集中或可能產生非線性振動的局部區域,如螺栓連接點、材料缺陷處等。
安裝方式與注意事項
在選擇磁座吸附安裝時,要確保磁座與被測表面充分吸合,表面平整無油污等雜質。
膠粘安裝應選用合適的膠粘劑(如耐振動、高強度的結構膠),在粘貼過程中要確保傳感器與被測面平行,且按壓牢固,膠粘劑的涂抹要均勻且適量。
螺栓安裝時,要使用合適規格的螺栓和墊片,擰緊力矩要均勻,防止傳感器因過緊而被損壞或產生安裝應力。
(四)測試流程
傳感器校準
參照傳感器制造商提供的校準程序,在測試前對IEPE振動傳感器進行校準。可采用已知標準振動激勵源進行校準,記錄校準系數以便后續數據處理。
激勵信號施加
采用適當的激勵方式,如環境激勵(機器正常運行產生的振動、風振等)、機械激勵(沖擊激勵錘、激振器等)。
若使用激振器進行激勵,要精確調節激振力的大小、方向和頻率范圍等參數。對于沖擊激勵錘,要選擇合適的錘頭材料(如橡膠錘頭、鋁錘頭等),以獲得不同硬度特性的激勵信號。
數據采集
在采集軟件中設置好的相關參數,如采樣頻率、通道數、采集時長等。啟動數據采集程序,同步采集各個傳感器測量點的振動加速度信號。
對于多通道數據采集,要注意各通道之間的同步性,以確保后續分析的準確性。
(五)信號處理與分析
預處理
對采集到的振動加速度信號進行濾波處理,去除噪聲和干擾信號。可采用硬件濾波或軟件濾波(如高通、低通、帶通濾波等數字濾波方法)。例如,采用4階巴特沃斯高通濾波器,截止頻率設置為傳感器頻率的0.8倍左右,以濾除信號中的直流分量和低頻噪聲。進行零均值處理,使信號均值為零,提高后續模態參數識別的準確性。
模態參數識別方法
頻譜分析法:計算信號的頻譜,根據頻譜圖識別固有頻率、估算阻尼比(通過阻尼比對應的峰值半高度法或對半功率帶寬法等方法計算)和初步分析振型。
模態分析軟件:利用專業的模態分析軟件(如LMS Test.Lab、MEscope Modal等)。將采集和處理后的多通道振動數據導入軟件,通過模態參數識別算法(如最小二乘法、頻域法、時域法等)獲取系統的固有頻率、阻尼比和振型等信息。
在分析過程中,可通過多種算法的相互驗證來提高模態參數識別的可靠性。
(六)模態結果驗證與報告
結果驗證
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和分析方法對模態參數進行重復驗證。例如,改變激勵的位置、大小和類型,重新采集數據并進行分析,若得到的固有頻率、阻尼比和振型結果基本一致,則說明結果可靠。
將分析結果與理論模型(如果有已有的系統理論建模)或類似結構的歷史數據進行對比驗證。如果偏差在合理范圍內(如固有頻率偏差在5%以內),則說明測試和分析結果可信度較高。
報告編制
測試項目概述:簡要介紹測試的目的、被測對象的基本信息(結構形式、材料等)、測試環境(溫度、濕度等)。
傳感器與數據采集系統配置:列出所使用的IEPE振動傳感器型號、數量、安裝位置,以及采集設備的型號、采樣參數等。
模態分析結果:詳細給出每個測點的固有頻率、阻尼比和振型曲線(可以以圖形和表格形式呈現),并對振型進行詳細解釋和分析,說明各階模態的主要振動形態特征。
結果驗證情況:闡述驗證過程和結果,如與其他結果的對比數據、重復測試的穩定性等。
結論與建議:總結模態分析的主要結論,針對被測結構的動力學性能提出相應的建議,如是否需要對結構進行優化、哪些部位可能存在潛在振動問題等 。
上一篇 : 超低溫振動傳感器在儲罐運輸中的重要性